2G网络再见,欢迎你5G

 

文章最后有福利--高速免费节点等你下载 

 

2G网络,再见吧 ! 

 

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于2021525日正式宣布批准运营商LG U+关闭2G业务的申请。20121月和20207月韩国另外两家移动运营商KTSKT已经先后关闭2G业务后,LG U+也将于20216月底之前终止2G服务。 

有着25年历史的韩国2GCDMA)终于寿终正寝,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你好,5G 

20215月,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945G商用以来,韩国5G网络流量首次实现超越4G 

 


 

数据显示,20213月,韩国5G网络产生的数据总流量为368,025TB,略高于4G网络的363,301TB。同时,随着5G网络流量节节攀升,韩国4G网络流量呈现逐渐下滑趋势。 

这标志着韩国真正意义上进入了5G时代。 

 

一个时代谢幕 

说起韩国2G的历史,先得聊聊韩国的电信改革史。与我国电信业的历史有些相似,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就是在1G时代,韩国的移动通信业务由国有企业Korea Telecom旗下的Kore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MT)独家经营。为了加速移动业务普及,韩国开始对电信行业进行民营化改制,并降低了电信准入门槛以引入竞争。在这一轮改制后,韩国电信市场出现了以SK TelecomShinsegi TelecomKT FreetelHansol PCSLG Telecom五家移动运营商同台竞争的格局。随后进入21世纪,经过一连串的合并后,又形成了现在的以SKTKTLG U+三家移动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其中,KT FreetelLG Telecom可以看作是现在的KTLG U+的前身。

 

上个世纪90年代,正值1G2G过渡之际,当全球大多数地区和厂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欧洲提出的GSM标准上之时,韩国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在商用成熟度上较为落后的CDMA技术。19961月,韩国移动通信(SKT的前身)在首尔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800MHzCDMA IS-95A服务。随后, KT FreetelLG Telecom等运营商推出了基于PCS1800MHz)的CDMA服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了韩国CDMA业务飞速发展。19988月,韩国在全球首个实现了最高114Kbps传输速率的IS-95B服务。200010月,全球首商用CDMA2000 1X20021月,韩国又在全球第一个实现CDMA2000 1X EV-DO商用,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2.4Mbps。据统计,在CDMA商用前,韩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为150万,而在200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700万,数量增长了15倍。 

 

可以说,在2G时代,韩国创造了CDMA神话。正是得益于大胆引入CDMA,韩国在2G时代逐步从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进口国家转变为出口大国,成为了全球移动通信技术领先的国家,也成就了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国电信设备和终端制造商异军突起。毫不夸张的说,韩国CDMA拯救了高通,也成就韩国通信产业。韩国业界普遍认为,CDMA是韩国通信产业崛起的基础,以此为基础,韩国逐步成为了电信强国,并持续推动了3G4G5G领先。 

 

不过,进入3G/4G时代,随着CDMA在技术演进上的劣势逐渐显现,功成名就的韩国2G CDMA也开始走向历史的下坡路。进入3G时代,SKTKT选择了WCDMA技术,并随后逐步将2G CDMA用户向3G WCDMA规模迁移,比如,KT2G用户数在2011年仅有100万户左右。进入4G时代,由于频谱资源匮乏,为了将2G频段重耕给4G LTE使用,KT率先获得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批准,于2012年初宣布终止2G服务。SKT由于频谱资源相对充裕,于20207月正式终止2G服务。 

 

对于KTSKT终止2G服务,两家运营商都遭到过韩国民众和媒体的反对,但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认为,2G CDMA设备已经运行了20几年,设备老化导致故障频发,备件不足又导致设备无法维修,存在很高的故障风险,且维护成本也相当高昂,因此,不适合继续运行。另一方面,从频谱利用率看,当时韩国2G用户数仅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左右,且韩国CDMA占据着800MHz1800MHz黄金频段,如果不关闭2G网络,确实太浪费频谱资源了。

 

 


2G CDMA手机

  

LG U+是唯一一家在3G时代未引入WCDMA技术的韩国移动运营商,其采用了基于CDMA2000EV-DO Rev.A/B技术,相当于直接从2.5G过渡到4G LTE,这也正是其迟迟未得到批准关闭2G网络的原因。尽管到202011LG U+2G用户数仅有37万左右(这一数字到20215月减少到14万户,仅占LG U+移动用户总数的0.82%),但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认为,LG U+一直基于CDMA技术升级,运营时间较长,网络设备相对较新,加之在SKT关闭2G服务后,LG U+还得承担部分SKT携号转入的2G用户,因此,将LG U+确定为韩国最后一个关闭2G业务的运营商,直到2021525日,才正式批准LG U+关闭2G服务。

 

自此,韩国2G在经历了25年历史后,正式宣告彻底谢幕! 

 

一个时代开启 

201943日下午,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的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韩国三大运营商和三星电子的高管与主管通信的政府官员正在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们收到一条重要情报——美国运营商Verizon将于44日商用5G,这比其原计划411日提前了一周。 

 

韩国三大运营商原本计划于45日商用5G,如今Verizon5G商用时间提前,意味着韩国将失去“全球第一个商用5G”的头衔。于是,韩国政府与三大运营商、三星电子紧急召开了这个会议,最终商讨决定,将5G商用时间提前为43 2300,以夺回“全球第一”的头衔。 

 

就这样,201943 2300,刚好比Verizon提前一个小时,韩国5G正式宣布商用了。 

 

 

 

到今天,韩国5G已商用两年零一个月,韩国5G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

 

首先,从运营商角度看,5G确实带动了韩国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不久前,韩国媒体以“令人惊讶”来形容韩国三大运营商202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2021年第一季度,LG U+销售额为3.4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756亿韩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4%25.4%,营业利润创下自5G商用以来的新高;KT综合销售额为6.29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4442亿韩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3.4%15.4%SKT综合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4.78万亿韩元和3888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7.4%29%。三大运营商的总营业利润实现了自5G商用以来的新高,据分析,其中以内容为核心的新业务增长明显。  

 

其次,从产业生态看,韩国5G的先发优势带动了韩国整个产业链发展。比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Dell'Oro最新数据统计,三星占全球5G设备市场份额的7.2%左右,已成为继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的全球第五大5G设备供应商,在5G时代实现了突破;韩国KMW通过代工和提供射频器件等业务,在经历了持续亏损后,在5G时代不仅实现转亏为盈,且营业额和利润双双大增。此外,得益于5G成功商用经验,韩国运营商还积极向海外运营商输出5G网络建设咨询服务和沉浸式内容解决方案,比如,SKT与德国电信合作成立战略联盟,向德国电信输出网络建设设计和传输相关技术,以助力德国电信加速5G商用;KT向越南、沙特等国家的运营商提供5G网络设计咨询服务;LG U+与香港电信签署了5G VR内容出口合同,等等。 

 


  

根据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最新数据,截至4月底,韩国5G终端用户数量达到1515万户,这是自201943日商用约两年零一个月以来,5G用户数首次突破1500万。尽管这15005G用户仅占韩国移动用户总数的21.2%,但值得关注的是,这21.2%5G用户贡献的移动数据总流量已超越4G。数据显示,20213月,韩国5G网络产生的数据总流量为368,025TB,略高于4G网络的363,301TB。与此同时,在5G网络流量节节攀升的另一面,4G网络流量在20203月创下历史新高后(单月流量为470,000TB),随后呈现逐渐下滑趋势。 

 

一边是5G流量超越4G,一边是4G流量逐渐下滑,不难看出,韩国已真正意义上进入5G时代。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再见,2G!再见,CDMA!欢迎你,5G


欢迎在下方留言,参与评论互动。


福利👉WinXray(V2ray/IOS/Mac)节点文件下载:

评论

  1. 为什么停更了?啥情况

    回复删除
    回复
    1. 久违了,有一些新的安排,今天就会来跟大家聊聊,节点还是会更新的,最近会直接放在视频说明区,这个网站会暂停一下。

      删除
  2. 顺丰兄,你被请去喝茶了?

    回复删除
    回复
    1. 一切安好,不要怀疑我们国家的包容和自信。久违了,有一些新的安排,今天就会来跟大家聊聊,节点还是会更新的,最近会直接放在视频说明区,这个网站会暂停一下。

      删除
  3. 应该不至于吧,祝安好....

    回复删除
    回复
    1. 一切安好,不要怀疑我们国家的包容和自信。久违了,有一些新的安排,今天就会来跟大家聊聊,节点还是会更新的,最近会直接放在视频说明区,这个网站会暂停一下。

      删除
    2. 我们国家 有包容和自信 吗 ,有的话 我们就不需要翻墙了

      删除
    3. 因为有你所以没法自信

      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